华图教育申论教研室的郑雪峰老师针对2009年河北省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申论试题进行了解析,并提供了部分参考答案供考生借鉴。
2009年河北省基层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的试题不是很难,主要是概括、分析、对策、写作。具体内容如下:
第一题是分析题,但要明确“宜居”城市的内涵,第二题是概括主要问题,第三题是提出对策,第四题是写作,基本题型和大纲要求是一致的,其基本解析如下:
解题分析:
各段落大意是:
材料1:“宜居”城市是在利用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,充分尊重历史和后代的前提下,保持可持续的发展,并且是为人的福祉进步而努力的,社会和物质方面协调和统一发展的共同体。
材料2:第1段:概念的提出
第2段:“宜居”城市自然和人文条件的一体化。
第3段:以人为本,设施建设,充分就业,协调各方利益,可持续发展
第4段:“宜居“城市应是居民的各方评价和政府意愿的综合体。
材料3:第1段:“宜居”标准的提出和划分以及对其的争议。
第2段:是动态和开放性的概念。(反对上述标准)
第3段:制定标准的积极作用。(支持上述标准)
第4段:标准的操作性不强。(反对上述标准)
第5段:标准的认可和评价对象。(反对上述标准)(引申其含义:标准更应该充分考虑各方居民和民众的意愿)
材料4:第1段:居民的考虑的标准:个体居住,社区空间,城市公共空间。
第2段:社区空间的主要内容。
第3段:城市公共空间:交通不畅是主要因素。
第4段:生态环境:噪音
第5段:标准上等级(阶层)差别(言外之意:“宜居”城市应该充分考虑阶层平等)
第6段:市民的文明意识和道德水平。(意指:应该提高市民素质和道德水平)
材料5:(国际经验:专家观点)第1段:
第2段:生态环境保护,以人为本(邻里关系)
第3段:环境、生态。多方支持,成立相关组织。
第4段:生态,以居民为本,传承文化
第5段:反对硬性标准;主张政府和个人的参与,尊重民意,提高居民意识
[1] [2] [3] 下一页